1812序曲》(降E大調序曲1812」,作品第49號)是柴科夫斯基1880年創作的一部管弦樂作品。為了紀念1812年庫圖佐夫帶領俄國人民擊退拿破崙大軍的入侵,贏得俄法戰爭的勝利。該作品以曲中的炮火聲聞名,在一些演出中——尤其是戶外演出——曾起用真的大炮。該序曲於1882年8月20日莫斯科救世主大教堂首演。

曲目開始時出現一個深廣的主題,代表著俄羅斯廣袤的領土和無限風光。後來樂曲進入發展部,一個侵略性的主題代表著法軍的入侵。再次轉到一個進行曲,表達的是俄羅斯人武裝上前線,準備抵抗侵略者。後來激烈的主體衝突描繪了殘酷的戰爭。裡面被扭曲的馬賽曲代表著法軍。後來,俄國人贏得了戰爭的勝利,俄國國歌在炮聲鐘聲中把樂曲推至最高潮。

柴科夫斯基在完成《1812序曲》之後,自己並不覺得滿意,在他給他的資助人和朋友梅克夫人的信中說:「這首曲子將會非常嘈雜而且喧嘩,我創作它時並無大熱情,因此,此曲可能沒有任何藝術價值。」他沒有想到這首樂曲後來卻成為他最受大眾歡迎的作品。

蘇聯作家馬克西姆·高爾基稱讚《1812序曲》「這首序曲的深具人民性的音樂,像平穩的波濤那樣莊嚴有力地在大廳迴盪,它以一種新的東西攫住你,把你高舉於時代之上,它的聲音表達出這一莊嚴的歷史時刻,極其成功地描繪了人民奮起保衛祖國的威力及其雄偉氣魄。」

《1812序曲》是一部標題音樂作品。它以一段低沉的教堂讚歌為引子,回憶了當年俄國在教堂禮拜時的宣戰,托爾斯泰在《戰爭與和平》中對這一場景有所描寫。緊接著是莊嚴的讚歌,代表了俄國的勝利。

主旋律部分首先是一段表現部隊行軍的主題,用法國號演奏。法國國歌馬賽曲》代表戰爭初始法軍的勝利及1812年9月佔領莫斯科。接著的主題是俄羅斯民族舞蹈,慶祝擊退拿破崙的戰役,漸弱的旋律代表1812年10月末法軍從莫斯科撤退,炮擊聲象徵俄軍將敵人逼退至法國邊境。戰爭進入尾聲,樂曲回到引子的讚歌部分,這次是整個管弦樂隊一齊演奏,並加入勝利的響亮鐘聲,示意俄國從法國佔領中被解放。在炮聲與進行曲中,可以聽到俄國國歌《天佑沙皇》,與先前的法國國歌形成對應。[1]

蘇聯時期,該作品在演奏時有所改編:序曲中的《天佑沙皇》部分被格林卡的歌劇《伊萬·蘇薩寧》中的合唱曲《光榮頌》所代替。

柴科夫斯基在曲中指定的炮擊聲現在通常用大鼓來演奏,有的時候還可以聽到突出的小軍鼓漸弱的聲音。但是在一些場合用了真的大炮,首次真炮的錄音是1950年明尼阿波利斯交響樂團的演奏。後來還有其他利用音響技術的類似錄音。用真的大炮演奏序曲的有:每年7月4日波士頓流行管弦樂團查爾斯河音樂會上的演出;澳大利亞國防軍事學院每年在坎培拉舉行的畢業閱兵典禮上的演奏。中華民國國家交響樂團以往曾在每年兩廳院院慶時皆演奏本取作為固定壓軸,並由國軍支援禮炮

1960年代中期,伊戈爾·布克托夫(Igor Buketoff)將《1812序曲》改編成合唱曲。開曲引子部分由大提琴中提琴演奏的讚歌改為人聲演唱,在長笛英國號演奏中加入童聲合唱,結尾的管樂部分——實際上是整個管弦樂團——混合了大合唱。卡拉揚、奧曼迪等指揮家都錄製過帶合唱的版本。

 
 
 
 
 
 
 
這我有在現場喔~
 
 
第一次去美國就剛好參與到他們的國慶盛會,真幸運!
 
看到目前的台灣政府,就令人想到這部電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cePitcher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